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47章 尊何

唐小纶看到旁边的一组旅游饿了团,有导游在给讲解,就悄悄的跟在后面,一边跟着一边听着导游的讲解。

导游继续讲着。

在儒家这一道统叙事谱系中,从尧舜禹汤、文武周公到孔子,上古先圣先王所传的正是“中”之道,“中道”是贯通二帝三王与孔子的纵摄原理。三代以上帝王的中道原则与宇宙论王制捆绑在一起,是一种体制化的秩序,在那种关联中,宇宙被想象为一个国家,映现了政治社会。从王者也会更替的层次来说,人受制于王、王受制于天、政治受制于宇宙、历史受制于礼法,王者唯有以“中道”才能获得统治的正当性,所以登基典礼就是基于“中”的统治权的仪式化宣示。

何为“中国”?“中国”就是作为一种文明而存在的“中道之国”。

“中国”再出发

中国文化源远流长,中华文明博大精深,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,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,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。“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,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,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,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”,这“金钥匙”,论断高屋建瓴,深刻阐发了全面深入了解“中国”古代文明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可能性、重要性与必要性。

墨子言,先圣先王言行事迹“书于竹帛,镂于金石,琢于盘盂,传遗后世”;《尚书》也说“天叙有典”“惟殷先人,有册有典”“有典有则,贻厥子孙”。随着大量考古资料的发现,今人在一定程度上占有了比古人更多的资料,透过前人未见的材料,与传世文献相印证,能激活太多信息,某种意义上使今人比古人更能接近上古历史真实轮廓,这为更深入认识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。综合考古资料、传世文献与学界研究的推进,以一种理性的冷静回望过去,我们会发现从尧舜到夏商周时期,中华文明已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,并达到了一个文化积累无比深厚的高度。

基辛格在《论中国》开篇中就谈道:“中华文明的一个特点是,它似乎没有起点。中华文明不是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,而是作为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在历史上出现。”基辛格的这一判断是值得重视的。

从孔孟荀到程朱陆王乃至现当代新儒家,中华文明始终在“中道”的引领下前行。如今,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、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,正是对尧舜禹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