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五十六章宛平的枪声(1)

已经进入了七月,气温突然变得很高。

不少地方的河流都已经干涸,大地裂开了一道道如同婴儿嘴巴一样的口子。

海真手拄一根沉甸甸的紫金禅杖,一身缁衣,颈中挂着一串婴儿拳头大小的念珠,走进了宛平城的大门。自六月以来,日军在京津地区的驻屯军不断向北平驻军发起挑衅的举动,并且连续进行军事演习。

宛平笼罩在一片战争的乌云中。

走进宛平城,海真停下脚步。如果单从外部看,这座城市和普通县城并没有太大的区别。可是走进县城内,就会发现这里没有大街,小巷,市场,钟鼓楼等其他县城一般都会有的城市基础设施。

宛平有东西两个城门,设有瓮城和城楼。灰色的城墙厚实而又坚固,非常有利于防御。它是京南的门户,最早是兴建于大明朝崇祯十年。不过当时宛平并不叫做宛平,而是被定名拱极,用以屯军守卫京师。

明帝国被灭亡之后,宛平被清王朝更名为拱北。

辛亥革命后,国民政府正式把此地命名为宛平县,并且按照地理位置,把这里规划为河北境内。可实际上呢,宛平县依然听从于北平的调遣。甚至连居住在宛平附近的居民,也理所应当的认为这里属于北平。

海真打听了县署的位置之后,径自来到署衙。

事实上,在他进入宛平后,海真就清楚的觉察到,至少有不下十双眼睛在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。看起来师父说的没有错,这里的局势很紧张。

“这位长官,烦请通报贵军吉星文团长,就说有扶沟的亲戚前来投奔。”

海真迈步走上署衙,向署衙门口的卫兵抬手行礼。

别看海真的年纪不算大,可跟随大能禅师修行,举手投足中颇有高僧的风范。卫兵打量了海真两眼,犹豫片刻后说:“和尚,你在这里等着。”

说完,转身就进入了县署大院。

不一会儿,卫兵又出来了,“请跟我来。”

海真跟在卫兵后面,走进了大院之中。绕过两排房舍之后,来到一间屋子门口。

“报告,人已经带到!”

“奶奶个熊,我倒要看看又有哪个亲戚这时候跑来投奔。”

话音未落,一名年纪在三十左右,一身戎装的壮年军官拎着枪走出房门。

“星文哥,我是小七啊!”

看军官的架势,海真就知道不对劲儿,连忙稽首行礼道:“我是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